格桑花“圆格子”科普站成立啦!

格桑花 | 2023年03月29日

“清水河镇中心寄校格桑花“圆格子”科普站成立啦!”3月14日,随着江永桑周、昂文多杰、尕玛尼章、尕玛公保、宋维全四位老师和第一批39位同学们在启动仪式上用当地语言及普通话双语喊出这句话,标志着清水河镇中心寄校有史以来首次科普社团启动啦。

格桑花 “圆格子”科学课堂是格桑花“GET”(格桑花+机构+教育)创新公益模式引领下诞生的,在合肥现代科技馆支持撰写的大课程框架下,当地教育局支持下,老师参与下几方共创,在此背景下,学校五位老师参与制作了属于自己学校的特别的教案并负责授课。

宋老师上了别开生面的 “圆格子”科普站第一堂课。不同于以往的课堂,这是一堂合作性、操作性特别强的课。课上,宋老师以《认识自然界的水》为课题,图文物并茂,教授与体验、直观生动地向学生们展示了“水的秘密”,在两个老师的配合下,一场精彩的师生互动开始了,宋老师就地取材,从清水河镇当地区域内发源于昆仑山最大的支脉巴彦喀拉山,再经四川攀枝花注入的、被誉为康巴人母亲河雅砻江取了一瓶水,让孩子尝一下。

宋老师在讲水的来源的时候,为了孩子们能更直观地学习,现场请江永桑周老师从校园内捧一把雪到课堂上来,同学们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、浓厚的兴趣,跃跃欲试,都忍不住想要要尝一尝,摸一摸,这些生活里稀疏平常,但从没认真研究过的事情,今天近距离触碰。孩子们把雪捧在手上,感受雪的寒冷,看雪的颜色,雪如何慢慢融化成水,趁此宋老师更是讲解起了水的物理特性,如水的液态,固态,气态等,如此将身边客观存在的事物“雪”展现到课堂上,孩子们表示第一次这样认识雪。老师们从零距离的实际生活里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的魅力,得到和平常不一样的体验感知,整堂课程60、70%时间都在互动中度过,孩子在一片欢声笑语和实践中感悟着“水的秘密”。

刚开始大家还是没有放开,还犹豫要不要问,课堂上同学们和老师热烈互动,老师在讲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候“中国境内哪里水资源最多”有同学答:“河南,因为有个河字。”大家轰然大笑。

而同学们在课堂上展现丰富的水知识积累也让老师们大开眼界,超越他们的想象,原来孩子们平时就通过很多平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,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是如此的热烈,证明科学自然课程是如此的重要,讲完水的特性之后,宋老师说起了海洋水与淡水的比例,当老师提到人类所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,只有0.3%可被利用时,同学们都非常惊讶,同时也更点燃了他们珍惜水资源的心。

“大海的水为什么是咸的?”

“我想知道大海的深度。”

“动物为什么也要喝水?”

课堂结束了,带着对知识渴望眼神孩子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奇的问题要问。

五位老师也大受鼓舞和触动,原来很多科学的教材其实就在身边,需要发现的眼睛,准备课程过程中需要大量翻阅资料,对老师科学素养也是一次重要洗礼升华。而课程的创新也对老师的课堂节奏控制能力、专业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但能让孩子们用一种全新方式提升科学素养是一种突破。

 

“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科普课堂,对于师生都是一次崭新的尝试,但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,虽然第一堂课孩子们有点羞涩,而且面对镜头也是不太敢说话,但我相信下一堂课一定会变好。”江永桑周老师说。

 


 

另一边,杂多县萨呼腾镇中心寄校的格桑花“圆格子”科普站也同时成立啦!

 

科学课件的完善及给学生们别开生面的讲解则是由旦周巴久、吾吉、西尕卓玛、白玛旺毛四位老师来完成。上课之前,旦周巴久老师还随意采访了很多同学,他发现孩子们对于水从哪里来的概念都是非常不清晰的,那么这个秘密就由他们来揭开吧。

 

3月16日,西尕卓玛老师上课的主题也是《水的秘密》,课程的PPT设计可谓费尽心思,课程用完美结合的图文、小动画来呈现,颜色、小细节都是跟水主题紧密相关,问题都是用小水滴的形式体现,每讲到水的转换当中,水流特地用水标记的箭头标出。

 

西尕卓玛老师重点提到与三江源的地理位置与这片土地的文化,生态是相生相应的,生命与生活是相结合的,是密不可分的。因为水与生活息息相关,所以整体这个课设计体验感是相当强的,而且实践性是相当多,课程节奏非常紧凑,同学们对于这种形式的课程也是第一次参与,特别感兴趣,互动特别积极,孩子们的问题此起彼伏,活跃的思维像星星般闪耀,当老师讲到海洋与陆地比例时,有同学就问到了“海的这个占比例这么高的话,为什么地球叫地球而不叫水球?”


当西尕卓玛老师讲到水资源的宝贵和稀缺,又有孩子问到引发人深思的问题“万一哪一天我们的水资源,会生态被破坏,那水还能人工制造吗?”;当老师问到“如果想象你就是水,你想变成什么形式的水?‘’有个孩子就是站起来回答说“我想变成长江,为什么?因为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想看看大城市大海。”。一个一个的问题背后都是他们思考、思想的展现,也引发老师们的情感与思考。

老师们在课后专门开了座谈会,认为孩子对这个科学课堂的强烈的兴趣给了大家很大的鼓舞,给孩子做科普是非常严谨的事情,要遵循科学本身,自然科学知识博大精深,老师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充电,才能解答孩子们浩瀚水世界的所有问题,未来还希望创造更多的互动的可能,包括更强体验感和更多的实践性;甚至让孩子们也可以搜索答案,培养他们自主意识,未来还会邀请更多的孩子参与圆格子科学课堂,这个课堂对于老师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。


同学们在课后也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感受:

“通过这门课,我知道了水的形态以及水循环的过程,感觉这门课特别有趣。”。

“这个课程特别好,特别有趣。通过这门课,我知道了水对生活的作用。”
“这节课非常有趣,然后我知道了要珍惜水,节约水。”
“我知道了水的作用非常大。”
“这节课很好,水对大自然是太重要了,水是不可缺少的,终于知道了水的转换。”

相信在当地政府、尤其是青海玉树州教育局支持下,在校长、老师的支持下,格桑“圆格子”科普站科学课堂为更多孩子打开一扇窗,推开一个门,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展翅飞翔。

 

分享到:

推荐资讯

Wechat qrcode

格桑花西部助学

帮助孩子健康成长